一、概述
燃煤烘干炉一般具有生产温度低、温度控制难度大等特点。但燃煤烘干炉较使用其它能源的窑炉相比生产成本低,因而广为生产厂家所采用。
我国燃煤烘干炉的烟尘治理主要有炉后技术和炉前技术两种。炉后技术包括水沫除尘、布袋除尘等传统“事后处理”技术;炉前技术主要指近年来发展起来的“事前把关”技术,也就是通过对窑体的重新设计,通过一系列的物化过程,并借助稀土等催化剂的作用使挥发分在炉膛内充分燃烧,达到消烟除尘的目的。
二、治理技术简述
传统的炉后治理技术具体来说,有湿法、干法、半干法等。湿法主要是利用水沫和水雾捕捉烟尘微粒,一般有冲击水浴除尘器、喷雾塔、文丘里洗涤器等。湿法对于粒径较小的粉尘的去除率无法满足环保要求;其次水蒸气形成酸雾对风机、管路和烟囱腐蚀严重,再加上动力过大,运行成本高,在烘干炉上推广难度较大。干法和半干法有多管除尘、布袋除尘和静电除尘等。多管除尘对粒径大于60um的粗粉尘有一定的效果,但对于颗粒小的烟尘和炭黑几乎没有什么捕捉效果。布袋除尘的效果取决于布袋的质量,质量差的布袋对烟尘和炭黑的捕集效果差,而且容易堵塞、腐蚀;高质量的布袋效果相对好一些,但投入大,使用成本高,使用比较复杂,对工人的操作要求高。静电除尘对各种粒径的烟尘均有一定的捕捉效果,但其前期的投资大,运行中耗电量大,运行成本高,而且电极会被击穿,设备的维修费用高。
炉前技术主要通过改变煤的燃烧方式、燃烧条件和挥发分的化学分子结构等方式达到充分燃烧的目的。我公司推出的隐型燃烧技术属炉前技术,具有工程投资小,运行成本低,投资回收期短和司炉工劳动强度小等特点。
三、隐型燃烧消烟技术简介
隐型燃烧消烟技术是一门发展中的边缘学科,它是空气动力学、量子力学和煤化学等学科相结合的产物。
燃煤烘干炉以普通烟煤为燃料,通过煤的燃烧将化学能转变为热能,加热烘干耐火材料、磨料或磨具(如砂轮等)等料坯。传统的烘干炉主要是靠烟囱抽力从炉排下面吸入助燃空气,处于一种自然燃烧状态。在这种燃烧工况下,当煤加进窑炉受热达到130℃以上时,煤中的易挥发成分就会析出,形成浓黄色的粗煤气,大部分是芳香烃类大分子团,是很好的燃料。如果燃烧条件非常理想,可以完全燃烧,产物为二氧化碳等气体,余下灰份。但粗煤气产生在燃煤层的上方,处于缺氧位置,燃烧不充分,在高温下芳香烃类大分子团会裂解成多环化合物。其中一部分多环化合物继续裂解产生以炭黑为主的物质,由烟囱集中排放,形成滚滚黑烟。
隐型燃烧消烟技术是把煤的清洁燃烧过程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的。重要包括:前置系统、旋风进气系统、专用催化系统和后置系统等。前置系统是一种燃烧装置,它不仅提供燃烧所产生的热能,而且起到某种功能性的作用。旋风进气系统提供间断分时旋风进气,形成“物化空间”,简单地说就是提供某种“土壤或温床”。它是一系列燃烧装置的几何形状、气体成分等的集合,并采用专用催化系统(非贵金属催化)提高粗煤气反应活性,优化粗煤气在炉膛中的物理化学条件,改善燃烧工况,使它在离开炉膛前尽量不裂解成炭黑,减少黑烟的生成。同时,后置系统启动,解决了残留烟尘问题。
本公司目前推出的(YI-HG-Ⅵ型)是从高端温度反向调节。与在此之前推出的其它技术相比,主要解决了下列问题:
1. 由于采用复合烟道技术,成功地解决了不同温度段对炉膛压力的要求,同时利用烟囱的抽力代替了引风机,大幅度地降低了电耗;
2. 采用反向温度调节,均衡了烘干炉的温度,保证和提高了产品的质量;
3. 采用氧化焰还原焰切换技术,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煤耗,同时方便了炉渣的清理,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。